• 新闻NEWS
  • 项目PROJECTS
  • 关于ABOUT
    • 事务所OFFICE
    • 华黎HUA LI
    • 获奖AWARDS
  • 文字WRITINGS
  • 联系CONTACT
  • INSTAGRAM
  • 微博
TAO |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 新闻NEWS
  • 项目PROJECTS
  • 关于ABOUT
    • 事务所OFFICE
    • 华黎HUA LI
    • 获奖AWARDS
  • 文字WRITINGS
  • 联系CONTACT
  • INSTAGRAM
  • 微博
 

武义博物馆及规划展览馆
Wuyi Museum

c27.jpg
c3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c31.jpg
30.jpg
c27.jpg c3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c31.jpg 30.jpg

历史文化的孕育,灵山秀水的浸润,沉淀出武义独特的精神气质。在过去,武义的山水滋养出了明招文化,凝聚了儒释道三大国学的思想精髓。如今和未来,“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的定位,以当代的方式,倡导了城市与环境融合,人文与自然共生发展。

武义博物馆与规划展示馆,如同两个容器,分别容纳武义的过去与未来,人们的沉思与展望,更要容纳武义的翰墨风韵与山水情怀。

 

  • 城市尺度下的整体控制原则

武义博物馆与规划展示馆基地位于北岭新区温泉北路与黄青垅湖之间,处在城市与自然的交界,因此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沿街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则要力求建筑形象与山水意境的融合。这样,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广场,城市走廊,室外剧场,亲水堤岸一起塑造以湖为核心的绿色景观空间。

建筑高度按控规要求不超过15米,其中博物馆高度更刻意压低,不超过12.5米,这样从湖畔向南远眺,壶山的优美轮廓尽显,而完全不为建筑所挡。

环湖滨水空间与城市道路形成3-4米的高差,整体朝向湖面呈内聚的形态。这样,一方面沿岸亲水区域与湖面高差小,沿湖漫步、驻足,仿佛人在景中,另一方面,当人回望时,高差与沿岸树木共同作用,掩街道楼宇于其后,拉远了与喧嚣的距离,城市融于山水的意境里。

街角处建筑退让出的广场,回应城市街道氛围,两侧布置建筑入口,将人流自然引入,并通过建筑间尺度亲切的走廊联系到滨水空间,面湖广场背靠规划展示馆,氛围相对安静私密,室外剧场的台阶将广场与沿岸亲水区域的高差自然过渡,这一系列景观在视觉上与对岸未来即将修建的影剧院实现对景的效果,由此环湖而视,三座建筑物遥相呼应。

建筑作为街道界面的延续,整体呈L形布局,东侧为博物馆,西侧为规划展示馆,之间的转角处形成入口广场,将城市人流引入并联系到滨水空间。

 

  • 设计概念与场所精神

1. 博物馆——城市记忆的沉思之所

通常,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边界是建筑立面,是二维的。连续墙体的引入在两者之间创造了一个中间状态的空间,像一幅长长的卷轴围合出一方天地,人们像是在立体的画幅中游历,并感受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二者的边界因此成为三维的空间。三维的边界之内,建筑化整为零,使人在墙外墙内有不同的尺度体验:外部完整的体量回应城市大尺度,内部化小的体量亲近与人的尺度,同时也延续了悬殊于现代城市体量的传统空间的记忆。两条观览路线也由此形成:内部观展流线,兼顾效率与节奏,外沿游历流线,穿行于游墙内外,建筑与城市两种风景不断转换。围合形成的内敛,抽象赋予的宁静,游走带来的时空变换,让博物馆成为一方沉思之所,供人沐古风,观岁月。

2. 规划展示馆——城市蓝图的展望之所

如同武义县域图,城镇是山水环绕间的点点斑块,如果把规划展示馆看作微缩的城市结构,那展厅的实体体量对应于城镇斑块,其间的透明的体量则对应于自然环境。这样的虚实相融带给游历于其间的观众城市与自然依存关系的一种提示。同样是化整为零,规划展示馆的场所精神却与博物馆不同,因此,其四围是一层半透明的表皮,简洁的体块掩映于竹林绿意中,呈现出一种清新与轻盈,活力与朝气,这是武义的展望之所。

 

  • 空间布局与氛围

博物馆与规划展示馆的空间布局手法类似,建筑化整为零后,沿街道一侧,秩序布置方整内向的的展厅体块,回应城市肌理与轴线,同时方便布展与管理。而方整内向展厅所塑造的沉静氛围使人专注于展品本身。面湖一侧,则放松舒展为自由外向的公共空间,回应自然,并使其拥有最佳的观景视野。游廊般的流动空间,漫步其中,步移景异。展厅与公共区域之间的留白处形成门厅与庭院,天光、绿竹、池水的引入,在以纯粹的白墙为背景的空间中别有意境。

三种空间合理组织,相互衬托,更隐含了明招文化凝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寓意:自然如园林意趣,灵动如行草走笔,公共区域暗合了道家之隐逸;秩序如城市楼宇,规矩如宋体落卷,展厅区域体现了儒家之理性;而佛家的禅意则在白墙为底,竹影摇曳的空与抽象之中。

 

项目地点:浙江金华武义县
项目功能:博物馆、展示空间等
设计单位:迹·建筑事务所(TAO)
主持人:华黎
建筑面积:1993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4

 

Location: Wuyi, Jinhua, Zhejiang
Program: museum, exhibition, etc.
Architects: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TAO)
Principal architect: HUA Li
Floor Area: 19930 sq. m.
Design: 2014
 

 

京ICP备14020848号
Website design: Guan Tianyu